close

這是月初的一篇國內期刊,反而是在國外網站看到全文...


然後大家還可比對一下一年前的相關報導,大家可以知道這一年來大家都做了什麼?


期待Ultrbook ?! Windows Win 8 ?!...


然後我還看到國內相關產業新聞說~我們在哪些地區的NB 銷售量躍升第一 %$#@?


這個就好像安慰自己說:我們生產的 MP3 晶片銷售佔全球第一?!...人家都已經都


不想搞的東西,您跑去爭第一,要幹嘛?!...現在有很多搞電子產業的朋友都跟我說:


他們在賣零件啊?!或是賣3C 電子產品時,就好像在賣螺絲五金一樣。


其實如果電子產品可以搞到像螺絲五金的也蠻不錯的啊,代表那個東西不用再改版了。


但偏偏電子這個東西,就是得天天,每季就得要有新產品,新的賣點。


否則也就沒有什麼新題材可以激勵一下士氣或股價了。


但話又說回來,那又有誰真正的能做到跨出改變的第一步?!現在這個產業都搞得非大


不可似的。...前兩天去園區拜訪一位廠商,經過他們董事長室時,驚鴻一瞥看到


其公司董事長一手托著下巴,一手抓著滑鼠,兩眼無神的看著電腦螢幕...


在昏暗的背光下更顯得行影孤單。想必他一定在想說:為什麼公司現在股價會這麼慘澹?!


------


您想知道?!我們也想知道啊...


看看報導文章中,原本還以為可以看到台灣電子業的新出路,結果:竟然是要去轉行


去做別的產品,賣別的東西?--- 您們這些有錢的老闆當然可以啊,但我們無辜的


小工程師怎麼辦?...不過呢?!或許人家想的也沒錯,您看他們原來的老董事長


這幾年為了賣自己品牌的NoteBook 或平版...也想學人家蘋果的賈伯斯搞個


產品發表大會,賣力的演出。但是呢?!我每次看到這些畫面時,難道他們這麼大的


公司真的沒有一個比較上相的可以上台嗎?!我看到他們公司那位老董事長那兩眼無神


神情越來越憔悴的模樣,甚至還覺得那身形微微佝僂的身軀...捧著自家產品在那邊


東摸摸西摸摸時。我就想起他們家的工程師們應該是比他更可憐了。


然後全球的客人會怎麼想?!....有需要這麼賣力演出嗎?!...


不知大家有沒有跟我有一樣的感覺?!....看到這個畫面,不要說要不要買他們家的產品啊,


總覺得應該不要去這家公司上班才對吧!...............


---


一趟平板旅程 看台灣電子業三條出路


http://big5.nikkeibp.com.cn/news/digi/63604-20121119.html?ref=ML


...


台灣,不再無法取代!少了零組件建議權,影響力大減

  但,它也正讓台灣逐漸變得「不那麼重要」!這,正開始影響到我們腰包。2005年5月,美國《商業週刊》製作了「Why Taiwan Matters」的封面,文中提到,「沒有了它(台灣),世界經濟將無法運作」(The global economy couldn't function without it.),並以「中東原油」比喻台灣電子業,兩者都是短期內不可取代的。

  2001年,一位澳洲記者愛迪生(Craig Addison)寫下《矽屏障──台灣最堅實的國防》這本書,他斷言台灣將因為半導體產業供應鏈在全球的無可替代,不僅是兩岸科技業競逐最堅實的堡壘,也是免於政治威脅的重要籌碼。

  台灣在全球電子業喊水能結凍的實力,在平板電腦時代,卻被大打折扣。 數字可解釋一部分現象: 2%,這是一台New iPad成本結構中,台灣系統組裝廠能賺到的利潤。80%:這是一台New iPad中,被美韓吃下的五大關鍵零組件利潤佔比。

  360元:台灣做一台售價約兩萬元的筆記型電腦賺的錢,是生產一台平板電腦的兩倍。

  你一定會想,台灣早已經習慣低毛利。但只要仍有主導權,在科技產業的影響力,仍全球無人能及。

  但,在平板時代,台灣正失去最重要的「零組件採購建議權」。這,正是影響毛利,也讓台灣聚落影響力降低的主因。
...


...


大餅,看得到吃不到!軟體生意沾不上邊,利潤越賺越薄

...



  而台灣在後段的相關軟體服務卻沾不上邊,台灣在平板電腦的世界中,成為了「硬體全聯社」。用全台灣最好的資源,只能賺價值鏈中最微薄的部分。

  看不到下一步的成長動能,科技業不斷下滑的獲利表現,廣達2012年第二季的毛利率僅4%,外資也持續降低對傳統電腦公司的持股。


  600萬的電子業股東荷包縮水,77萬科技業員工越來越苦。


....


人力,向服務業流動!多人分食職缺,平均薪資變少


....  



  這股大潮不僅影響我們的荷包,還可能影響工作機會。

  經濟部促進投資聯合協調中心調查顯示,民間企業2013年預定的重大投資金額僅有2200多億元,比2011年此時的調查足足少了8成,這些錢,背後代表的都是工作機會。但根據教育部統計,目前仍在就讀科技相關科系的大專院校生卻仍高達44.6萬餘人。 
 
...


改變,其實已從小處開始,分三路出發:

...



  火山,改變了地貌,各種路徑都變成可能。雖然今日上自馬政府、下至民間企業,沒有人能準確說出台灣下一個大產值的經濟成長動能在哪。但,我們至少可以做一件事情:開放。


.....

=============


誰,獵殺了台灣電子業?——霓虹天鵝效應




2011/09/14 00:00

 


 

 

....

 

它,恐怖在哪?明知它下一步,大夥卻束手無策

  接受本刊專訪的史威格觀察,絕大多數人遇上真正重大,百年難得一見的大改變時,即使徵兆再明顯,絕大部分人卻連迴避風險的思考能力都失去了。

  「人類的心智,遇上真正罕見、重要、難以預料的事時,經常顯得毫無準備,」他說:「我們的心智,和我們的市場,都沒準備好面對霓虹天鵝的挑戰。」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賈老師的真老公 的頭像
    賈老師的真老公

    ChamberPlus System Level Studio

    賈老師的真老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