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一下關於Silicon Labs 之有帶USB 介面的MCU 如下:
主要為 16 KBytes Flash 以下的MCU,如果您覺得Flash 容量不夠的話~
那您可就得要考慮直接升級32 bits ARM 了。
----
16 KBytes Flash 主要為 C8051F326/F327 及 C8051F320/F321。
主要可以分成兩大類:一種是純I/O 型 USB MCU : C8051F326/F327。
及有A/D 外加一大堆周邊電路的 C8051F320/F321。如果要考慮與I/O 型 MCU 之
電路版設計的話:那應該就是 QFN-28 包裝的 C8051F321了。
(以前我覺得QFN 的包裝很討厭,又覺得應該數量少單價成本比較高吧!但拜這幾年
智慧型手機的高度成長,現在許多智慧型手機內用的晶片大多都已經改成QFN 包裝...
所以有許多封裝廠對QFN 的封裝成本也一直下調...據我所瞭解一棵QFN16 包裝費用
都已經< NT$ 1.8 以下了!)
----
其實這兩類USB MCU 是以C8051F320是比較早出的版本,但後來可能為了Cost Down ,
所以又出了純 I/O 型 USB MCU :C8051F326/F327 。(記憶體容量也較少!)
那F326 與 F327 又有何不同?!主要差別就在於F326 有VIO :獨立供電的I/O Power。
這樣子如果您的應用是不同於VDD (CORE) 的電壓需求時,(像有些USB 轉UART 就是!)
您就可以用F326 ...
以下就是這些MCU 的主要差別表單:
--------------
如果您問我個人的意見:除非您真的很在乎價格~當然就是您的晶片出貨量大到很驚人,
要不然,我還是喜歡用系統應用彈性大一點的MCU 啦。我說了:系統整合價值有時比
MCU 本身單價要來得高:不是說了嘛!我們要看利潤是加上去的?!還是擠出來的?!
---
不過,Silicon labs 原廠也有支援MCU Die (晶圓顆粒)的生意,他有出die 的生意就只有
侷限於C8051F326 這一款而已。
---
-------------------------
稍早我們有提到關於PCB 電路版的設計考量嗎?!
我們可以從以下各晶片的Pin Assignment 看到其實 F327 與F321 是可以相容的。
(當然就是主要的功能 pin 是相容的~至於 GPIO 不同可以藉由程式設定修改!)
那至於 F326 可不可以也Layout 成共用?!當然也可以...
只不過您需要額外用八組 "電阻" 跳接方式處理。
---
----------------------------
以下兩者可以電路版設計兼容。
-----------------------
-----------------------------------------------------------
當然啊,如果您真的覺得寫程式不太想花太多時間去作程式最佳化的話。
您肯定會想說:要找大一點程式容量的MCU, Silicon labs 的C8051F380 的容量可以達到
64 KBytes 的Flash。但是當您看到以下這一棵 32 bits ARM cortex-M0+ 的規格時。
您會不會想到說:算了,我還是直接用ARM好了?!
人家是直接整合 USB 中的 OTG/Host/Device 於一身呢!....
----
而這一系列的MCU 在其網站公告就是 US$:0.49/10K 的單價...
當然這個單價不會是在USB 這一款MCU 裡,但您也可以看到他基本配備就是:
一大堆周邊外加 -40~105 的操作溫度範圍,以橫向的MCU 選用標準來看,
顯然他的彈性就比許多其他系列MCU 更有優勢了。(您該不會一天到晚為了許多
應用,常常在那邊換開發工具,甚至不同的程式語法來維護系統應用產品開發吧?!)
我也是看了這樣子的規格與產品RoadMap 之後~也不禁的感慨MCU 市場變化啊。
-------
--------------------------------------------------------
以下是那片網路號稱 US 4.99 開發驗證版的MCU 也是有帶 USB 的MCU 。
所以看來:當MCU往上升級為 32 bits ARM 之後,大家接觸到USB 的機會應該會越來越多,
這也代表USB 整合到MCU 的趨勢應該也漸成一種標準化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