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收到的最新 ARM Cortex-M0+ 之EV 版。


全球第一顆ARM Cortex-M0+ 之Real Chip ,從ARM 公司三月底發表Cortex-M0+ 之


架構與產品觀念後,只隔 6 個月我們終端客戶就可以拿到Real chip 之發展驗證版了。 


如果扣掉一般IC 進Fab 跑製程,一般來說都需要6 週左右...在加上前置作業包括


IC 整合跑synthesize ,Post-Sim...還有IC Layout 與光罩...等等,IC 出來後,


還要封裝,送到 PCB 版廠作組立...我們也知道這些過程的每一道就算用週來計算


一點也都不為過。所以,以總共24 週後拿到EV 版子來說。已經很厲害了。


-----------------


當然以全球電子產業分工來看:這東西在大陸加工組裝,我們一點也不意外....



但產品是人家老美的耶,那以後我們台灣要扮演什麼角色?!


-----


打開一看,就只有一片接腳號稱與Arduino 兼容的電路版。



----


就連一條USB 下載線也沒有,真是吝嗇,就連說明書也只有那一張也算包裝紙一部份


的紙卡。不過人家現在都標榜雲端科技技術嘛!


您要資料,人家就只給您一個WWW 就可以了。



這塊版子上左邊一大片長方形空白處,就是一塊PCB觸控版....


現在哪一棵MCU沒有支援這個呢?而且也幾乎都快全用32 bits MCU  了。


---


而下方我們可以看到背面什麼都沒有,只有大大一個原廠LOGO 。



-----


各位看官一定很好奇想問我說:版主大大以前不是有講過,像我們這一種年紀LKK 的工程師


不應該再學這一種新一代 32 bits MCU 嗎?!


是啊~我也不想啊。但您一定要記得在IC 系統應用領域裡,尤其是MCU 應用市場裡,


人家講求市場鐵三角定律:Cost 、Efficiency 及Delivery time 。


前兩個最好還是用 Efficiency/Cost 所謂的性價比來看啦。那以目前ARM 從第一代的


Cortex-M3 一路挺進到目前M0+ ,您覺得人家在做什麼?!您以為人家不知道這個道理?


----


那至於Delivery Time 來看,我們就不要說人家所整合的那些開發工具平台啦,


或是所支援的C 語言程式庫啦....


就拿我文章一開始的從發表到拿到IC 的 24 週來看,您覺得我們就算我們台灣這些


MCU 廠同樣的事情作一遍,您覺得要作多久?!


----


當然您也可以跟我說:我原本 8 bits MCU 用得好好的啦,我幹嘛得一定要換MCU 呢?!


您也以為我願意啦?!說真的~不是我們看不起傳統 8 bits MCU   啦,但說真的,


您目前還要用 8 bits MCU 找系統應用市場,真的越來越難找了,而且系統複雜與技術


挑戰性是越來越高啦,其實在之前幾年人家就已經開始利用8 bits MCU 整合一些


像是 TCP/IP 這些網路功能的東西...結果大家搞得很久,也好不容易好像找到一塊


人間淨土似的,像我當初評估後,我原本也以為那樣子搞也沒什麼不對,但是您現在


再看這樣子的解決方案,您覺得這樣子的想法還對不對?!


從這一點您就知道:您還想找一般 8 bits MCU 來作一些系統應用市場真的越來越難了啦,


如果只是想拿來作Cost Down 的小玩意,說真的~那也不用了,台灣、大陸等等一大堆人


也可搞啊,倒不如趕快先搞懂32 bits ARM ,搞不好,還可以搶一點時機點吧...


開顆8 bits MCU ?!搞系統應用都快來不及了,還要在想開IC 來搶市場?甚至還想搞得


上市櫃賺一桶金?!您看人家搞觸控就直接用ARM 下來玩了,有沒有搞錯啊?


還是"卡早睡,卡有眠"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賈老師的真老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