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搞LED 照明還是不改一窩蜂之模式...只是想從製造端拼命的拱量,


結果,搞得一大堆零組件庫存之後,市場價格崩盤之後,卻要政府出面埋單。


果然是 3D1S (DRAM, LED, LCD and 太陽能)皆如此。


這些業者都只是一味地幻想市場有多大?!卻又一直忽略終端應用市場需求。


您可以想一想:如果蘋果今天只是想做一些產品出來,拼命的往市場塞貨,


就像我們搞PC 與NB 市場一樣,那您說:蘋果會有今日?!


這一種產業經營模式誰不會?!官股銀行拼命借錢給製造業,不管賺不賺錢?!


錢都先進這些大老闆(董監事)的口袋裡,也不會拿出來回饋給員工或社會,


等虧錢了,再來叫政府或全民埋單(官股銀行)...這是什麼企業經營的道德標準?!


-----


您說LED 要取代現有的燈泡?!目前全世界掌握照明市場基本有以下幾家:


Philps 、OSRAM及美國的GE等。(這是比較大的...也比較有品牌的!)


當然這幾家公司也都有其LED 方案,但人家就不是像台灣這般的拼命的趕產能


把成品塞進市場。---當然,這也有可能為了避免過渡擴充LED反而會侵蝕到


他們原本的傳統照明市場,光Philps 在全球就至少還有十幾家傳統燈泡工廠。


當然,目前LED 燈泡的生產速度也跟不上傳統燈管或燈泡的...所以,某種程度來說:


就是生產成本一時無法跟傳統燈泡比的。而且目前LED 照明在市場接受度也還沒完全


展開的...還有一段路程要走,但是我們台灣這些製造廠商就拼命卡位拼產能,


這一種非理性的擴充規模,真的本來就非常替他們捏一把冷汗的。


----


我們就來分析一下LED 的應用市場端:基本上可分成照明與非照明兩大應用領域。


照明指的就是得面臨傳統觀念裡的日光燈管與省電燈泡。


而非照明指的是:間接照明(非主照明光源),譬如指示燈或是廣告、娛樂等應用。


那就很簡單可以看到:照明就是那一種白色光或是暖白光等單純光源的照明。


而那一種RGB 的光源,大部分就是屬於非照明應用市場,我想應該沒有人


吃飽撐著,把自己家裡的照明搞得像特種營業的那一種五顏六色吧。


所以在系統應用端來看:照明市場需要的是一種簡單容易操作的穩壓調光(Dimmer)系統。


如果只是穩壓光源的話...那也沒啥好說的,這一種東西也都幾乎是標準品。


那您也不要以為您會搞類比穩壓IC 就很厲害了?!不好意思,這個東西可不比搞3C 產品,


傳統照明就像傳統產業一樣,您還是得掌握一定的通路與品牌效應。


您說:我上述那三家公司會用誰的方案?!...其他的,就流於低階、紅海慘烈的市場。


人家大陸一棵3 W的MR16 跟您喊 1.48 RMB ...您怎麼做?!


至於Dimmer 市場的系統應用端,那就得要講究一點了,他牽涉的就是一個比較完整的


系統應用觀念了,不過,我跟您說:台灣台面上這些搞LED 公司(應該說高級工廠),


都不會想搞這個的...這跟我們搞PC 代工產業的模式如出一轍。


Philps 有併了一家類似的系統應用整合公司:Color Kinetics 。


但以我看來:


從傳統照明市場一路做過來,品質與口碑最好的還是專業的 Lutron 或Crestron。


這些系統應用整合都需要寫一些韌體程式的。----先點到這裡。


----


至於非照明市場,最主流應用市場產品就是廣告、娛樂(包括舞台與一般裝潢等)。


不好意思,這些東西更是需要講求數位內容的充實,寫寫應用程式或是節目編排都是


免不了的...其中還牽涉到許多業界的通訊介面標準。


最有名的介面標準就是DMX512 規範:他是一種架在RS485 上的一個通訊協定標準。


(至於您問我DALI 或Zigbee ...)我個人覺得:這些新標準的系統成本都高於DMX512 。


所謂成本是包括系統韌體的複雜度。...當然啊...最主要還是在於應用市場端的安裝成本。


沒有幾個水電師傅會搞得懂這些東西的啦。-


--水電師傅不懂的,他的市場擴充速度就不會那麼快了。


至於,其他相關有名的應用系統有 SunLite ,或是像Martin 的控台...都是不錯的品牌。


其中:Martin 的系統,我自己搞過的DMX512 Dimmer 也跟他交手過...


雖然DMX512 已經算是很簡單的應用系統架構了,碰到這些一流公司的產品還是會有


水土不服的相容性問題。


要以LED 正面挑戰傳統照明市場,就像以純電動汽車去直接挑戰傳統引擎汽車市場的道理


是一樣的...之前有人傳給我看大陸比亞迪這幾年過渡期望電動汽車市場及太陽能市場


所遭遇的悲慘分析報導---有興趣者,應該都可以找得到類似的分析報導。


在講電動車輛市場時,我都會想起我大學熱力學老師---趙怡欽教授跟我們描述的一個觀念,


同樣一立方公分的汽油所含的能量當量,是目前地球許多能源所不能相比擬的。


(當然核能除外!)...在有效的控制這一立方公分(1 C.C.) 汽油的燃燒爆炸,


是可以瞬間產生我們所需的動力來源的。....


至於,也會很多人在想切入類似的應用市場,在LED 照明與電動車輛這兩者有很


多類似雷同的市場瓶頸...因為我也搞引擎控制,有人就會問我說:您會不會去搞


電動車輛?!我說:如果是純電動車輛的話,那就不用了,因為會有一大堆不懂車子


,他只要會無刷馬達控制,就會跳出來號稱專業了,連馬達廠也會如此說。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您看全世界搞電動車輛的,還都是以傳統車廠所扮演的角色


比較重要。畢竟整車技術所涵蓋的不只動力系統而已,甚至還涵蓋著車輛行銷、


維修體系等。所以您就不要太過於期望一個簡單環保觀念的市場接受度了。


同樣的道理:您也可以套在LED 的照明市場...


也希望這些LED 老闆們,您也可以去瞭解一下人家全球如何從傳統汽油引擎汽車,


如何演變到油電混合車輛...再看未來應用市場,您就不會覺得不是光靠政府官員


從簡單的政策輔導就可以解決您眼前產能過剩的問題了。


(待續)


----------------------------------------------------







怎麼救LED? 業者建議經部埋單
















經濟部邀集LED業者與學者專家進行產業發展座談會,經濟部允諾1個月內將業者所提建議納入政府LED產業策略。今天與會的LED業界代表包括億光董事長葉寅夫、晶電總經理周銘俊、光寶執行長滕光中以及台達電、隆達、中國電器、照明公會及LED路燈聯盟等代表,業者關心韓國及中國大陸競爭,希望減少對韓國訂單的依賴程度,也期待政府能有產業整合與資訊交換可能。

經濟部長施顏祥強調,政府對LED產業發展很重視,業界也有一些看法,加上業界也與辦公室連絡希望大家坐下來談,所以今天邀業者與專家談一談,看看有無具體項目政府可以採行,另外也將政府看法向業者說明。

座談會中業者認為,台灣LED產業面對大陸與韓國的威脅,因應之道在於廠商需提供高性價比(CP值)產品,並提高LED照明產品品質與穩定度;同時應在技術研發上更加積極努力,降低對韓國訂單之仰賴程度,提供更具彈性與多樣化高品質的LED照明產品與其競爭。

LED產業上中下游的整合與資訊交換相當重要,對於產品設計、消費者需求與技術進展應有透明有效率的合作機制。政府在綠能產業旭升方案的規畫下,已運用「技術突圍」、「關鍵投資」、「環境塑造」、「出口轉進」及「內需擴大」等五大總體驅動力來協助廠商發展LED照明技術;亦積極與中國大陸進行搭橋計畫,協助兩岸廠商進行垂直整合與戰略合作,鞏固我國LED產業的出海口。

上午座談會中也對LED關鍵技術專利由國際大廠交叉掌握,廠商面臨專利訴訟等議題進行討論。針對相關問題,經濟部也已委由工研院於今年9月設立智財銀行(IP BANK ),成立「反訴型基金」,協助台灣廠商迎向國際專利戰,並於未來協助各產業提前進行關鍵專利布局。



【2011/11/08 聯合晚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賈老師的真老公 的頭像
    賈老師的真老公

    ChamberPlus System Level Studio

    賈老師的真老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