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個問題還用想嗎?!除了專業的高檔相機外,還有其他等級的市場出現嗎?!


當手機與平版電腦都把這個東西整進去了...大家還玩個屁啊?!


要不然您以為人家普立爾老闆當初為什麼會想賣公司?難道他就沒看到這個趨勢嗎?


為什麼我會舉這個題目,因為以前我待過的公司也做過數位相機晶片,


當初多蓬勃發展啊...玩USB、記憶卡等等,不亦樂乎。結果,轉眼間,就全變樣了,


一票人不是轉作什麼行車記錄器(也是一窩蜂的啦!)...要不然就是如人家老闆


所說的(也算是安慰一下自己說的):可以發展醫療器材啊...是喔!?


一年幾百萬台的?!...當消費性電子產品在作?在賣的喔?!...聽聽就好了。


------------------------------------------------------------------------------







2011-6-7 






夏汝文:擔心數位相機未來

記者陳梅英/專題報導


手機的畫素越走越高,這1、2年來消費型數位相機市場成長遇到瓶頸,數位相機風光日子似乎已經過去,對此,華晶科總經理夏汝文坦白說,「數位相機未來我也會擔心」,他認為未來3年來自於日系品牌釋出的代工量至少有300萬台,由台灣2~3家廠商瓜分,但3年後這個產業會怎麼走,他也不知道,只是夏汝文認為,至少「數位相機代工的毛利絕不會落到保三、保四的下場」。


因為數位相機供應商少,且某種程度來說,數位相機前製期大約要6個月時間,是相當客製化的產業,換一個鏡頭就要重新調整,夏汝文甚至也白話的說,以前普立爾是台灣數位相機龍頭廠,併到鴻海之後呢?話說到此為止。


5~6年前台灣數位相機有所謂四小龍,普立爾、亞光、佳能與華晶科,當時普立爾是第一家拿下SONY代工訂單的台灣廠商,亞光則與Nikon等日本廠商維持相當良好關係,不過沒隔幾年,佳能與華晶科竄起。


夏汝文說,目前台灣拿到的全球數位相機代工訂單大約5成,日商大廠受限於成本與日震後衝擊,未來增加釋單是必然的,但台灣有能力承接這些訂單的大約就剩下2~3家,其中,華晶科是唯一一家有能力可以做類單眼相機的廠商,在未來數位相機產業朝M型化發展的趨勢下,華晶科策略就是兩頭夾攻。


夏汝文說,類單眼相機去年開始出貨給富士,今年還會持續成長,開發中國家中市占率最大的柯達、三星都是華晶科客戶。


夏汝文認為,全世界人口就算扣掉老人與小孩,30億人口中擁有相機的也不過10億人,滲透率才30%,iPhone是有錢人才消費得起的,衝擊最大的是中間價位的消費型數位相機,如果這樣看,數位相機的未來似乎也不用太悲觀。


但華晶科還是提前在數位相機產業走下坡的時候預做準備,除了往車用市場、醫療產業發展外,甚至還跨入手機市場。華晶科今年3月就推出首款具備1400萬畫素、CCD感光元件的Android照相智慧型手機LEO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賈老師的真老公 的頭像
    賈老師的真老公

    ChamberPlus System Level Studio

    賈老師的真老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