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家不要誤會因為標題誤認為我的議題想法,這些公司我都不熟。


更何況那個OLED 與國內LCD 產業的趨勢,也與我無關。


反倒是文中的那個所謂的『老二模式』、『老二主義』講的蠻貼切的。


尤其他舉那個高度腦力密集的IC 設計產業,這一點就跟我們一直強調的


『近親繁殖』的產業發展模式有點異曲同工之處。


我所謂的『高度腦力密集』產業指的是:這個行業裡過去幾年幾乎是吸走


了學校畢業的高材生,以我自己的經驗,這個行業裡的確是人才濟濟啊。


但是,誠如文中所提的:只要成功者以那個『老二主義』自居之後,


整個業界自然風起雲湧的奉行不疑。...結果,幾年下來大家看到什麼?


就算這些老二有機會作老大時,他們還會戒慎恐懼的想:我還是當老二就好了。


不願意投資基礎研究,不願意積極參與規格制訂開發,永遠在等別人給的機會。


也難怪整個全球科技產業中,人家從來不認為您是:高科技業界Pioneer 。


永遠被定位成機會投機者而已罷了。以前機會多,自然您成功機會多。


但是現在資訊發達,技術發展往高度整合走,這一種機會也會慢慢流失,


譬如:現在智慧型手機(或平版電腦)幾乎包山包海的把過去許多高科技


的產品觀念全吃進去了...您覺得還有多少『屑屑』留出來給您們一大堆老二搶?


還有一個重點:當然技不如人我們自己承認,但我們還有很厲害的一招:殺價。


但很不幸的,我也舉例說過這幾年,連那個微控器MCU的產品,現在國外大廠


也懂得要適時的降價來防堵老二。那您就不用說:以前我們印象中Apple的產品


價格也都令人高不可攀的,結果:現在人家也懂得一推出市場就把價格壓在您


所能忍受的範圍內。


以前我們在國內IC 設計產業中:常講的是大者恆大,他的觀念就是:


「對手不會一直有空間可以讓你扮演second mover(後進者)。」 這句話的衍生是 


大者要永遠不要讓對手有任何空間或機會,好了,靠的是什麼?不是技術而是價格。


但是當在國內講這句話時,並沒有去想說:綜觀全球產業競爭,我們也不是那個大者啊。


當您靠著『老二主義』成為全球前五大設計業者時,不好意思,前五名還是有產品


性質跟您一模一樣的業界龍頭老大啊。您會這麼想,別人當然也會做同意的思考啊。


但是這些也都不重要,反正這些老闆們都已經靠著『老二主義』賺飽了口袋了。


這是他們那個時代的時機財。


那我們這些在『老二主義』大環境裡的小工程師們呢?當您的老闆老是用『老二主義』


在做企業發展時,我們是不是又降一個成為第二個『老二主義』?那當前面那一個


『老二主義』很難混時,那我們這些『老二主義』中的『老二主義』豈不是更難混了?


所以啦,如果當您發現:其實您是有理想有抱負的年輕人,上班也有一股積極進取之心,


當您有任何想法時,您的老闆或長官有時會不時的透露出說:


我們還是當『老二主義』就好了。您就不要太白目的自告奮勇,


但您也得看看這篇文章的預言會不會發生在您身上了。


這個才是這篇文章所能帶給我們的啟發啊。


 


---------------------------------------------



 台灣棄守「終極顯示技術」OLED,如今技術落後韓國五年,2014年將是面板業末日?!過去產業界深信不疑的「老二模式」破功,台灣科技產業明星,聯發科、宏碁紛紛落難,本期《財訊雙週刊》將揭開產業成功新典範─宏達電、長春石化只做第一、甩開對手的獨門心法!

【文/陳良榕】

隨著液晶電視換機潮告一段落,面板業又陷入無止境的燒錢煎熬,今年第一季,友達、奇美各大虧一三九、一三八億元。夠慘了吧?


還不夠。盛行於韓國業者、法人間的最新說法,是液晶面板很快就要像過去笨重的映像管螢幕一樣,一樣走入歷史,乏人問津。當前由三星獨家掌握,應用在最高階智慧型手機的AM─OLED(主動式發光二極體,以下簡稱OLED)顯示器,原先高不可攀的價格,三星在韓國湯井投資的世界第一座八代OLED廠,明年產能開出後,可望快速下滑,加速普及。


台灣面板業大危難!
三星OLED既出 誰與爭鋒?

這種規模的OLED面板,一片可切割出六片電視用的五十五吋面板。屆時,三星將直接推出「如夢幻一般」的大尺寸OLED電視,預計將轟動全球。

OLED素有「終極顯示技術」之稱,除了影像生動鮮明遠勝液晶,結構也比需要背光源照明的液晶單純;不但可輕易做到薄如紙張,理論上成本也遠較液晶顯示低廉。

但關鍵是,須先克服生產良率的瓶頸。

根據業界估計,八代OLED廠只要能達到七成左右的良率,價格就可降到與液晶面板相抗衡。而根據巴黎證券駐韓國分析師Peter Yu估計,這個「死亡交叉點」將會出現在二○一四年。此後,隨著良率進一步拉高、將昂貴的低溫多晶矽基板製程換成下一代的amorphous oxide製程,甚至將已折舊完畢的八代液晶面板廠改裝生產OLED,還可以讓成本進一步下降到只要液晶的四五%。

此事一旦成真,無疑將是台灣面板業的夢魘。總產值上兆元、雇用數十萬名員工的產業將灰飛煙滅,耗資千億元的精密設備頓時形同廢鐵。加上數千億元的銀行貸款變為呆帳,更可能掀起銀行倒閉的骨牌效應。然而,這個面板業的「末日預言」的可能性有多少呢?

老二模式破功!
台灣明星產業皆面臨相同危機

行動說明一切,三星是玩真的。五月初,三星宣布與新力合資的液晶面板廠S-LCD大幅減資;業界解讀,都認為這家世界電視、面板龍頭,正快速將集團資源從液晶面板,移到新興的OLED。日本野村證券認為三星將在未來三到四年間,在該領域投入二十到三十兆韓元(約台幣五千到八千億元)。

由於三星去年OLED部門大賺五千億韓元,加上蘋果放出風聲,要栽培三星以外的OLED供應商,因此友達、奇美、勝華都積極採購設備,競相投入小尺寸OLED。然而大尺寸OLED技術門檻極高,多數業者仍抱著觀望態度,對於三星的大膽投入也是半信半疑,「等他真的做出來再說吧!」

然而這種抱持「老二主義」,只想等技術領先者先做出來,再搭順風車的心態,在日益激烈的全球競爭下,已愈來愈窒礙難行。

國內專研OLED的大老、清大副校長鄭建鴻頻頻呼籲政府、產業界,要正視三星的威脅。他警告,目前幾項關鍵製程突破都是三星獨家專利,台灣業者不但技術遙遙落後,估計有五年的距離;更可怕的是,目前在OLED市占率高達九八%的三星,還想盡辦法要讓它在OLED的壟斷優勢「天長地久」,同時對台廠趕盡殺絕,「他們要把我們打死。」

為了杜絕同業「搭便車」,三星的製程設備都是與韓國廠家閉門研發(詳見另文),未來很可能不外賣(現在連LG都買不到)。過去在液晶時代,台灣面板業只要砸錢就可以買到設備、製程技術;但未來在OLED領域,卻只能流著口水看三星賺大錢、自己面板廠燒大錢,卻無計可施。

「老二模式」一度是多數台灣電子業自豪的模式。例如,聯發科董事長蔡明介曾自述聯發科的商業模式為「後發制人」。亦即,在新產品需求即將起飛的成長曲線中期,快速切入。聯發科將這招在手機市場發揮得淋漓盡致,進而躍為世界前五大IC設計公司。

中研院社科中心研究員瞿宛文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安士敦合著的《超越後進發展──台灣的產業升級策略》一書,就歸納台灣電子業多扮演「後進者」的角色,在產品成熟時快速殺出,以最擅長的製造管理迅速放大規模;不管IC設計、面板、DRAM,甚至筆電,莫不如此。

然而,瞿宛文也提醒,隨著台灣廠家不斷升級,距離領先者的距離越來越近,這個「一○一招」的難度愈來愈高。「對手不會一直有空間可以讓你扮演second mover(後進者)。」

三星在OLED產業扮演「攔路虎」是一例。而最近一年聯發科的困境,更間接證明「後發制人」模式的重大危機。

聯發科近來毛利率逐季下滑,一○年還出現公司創立首度出現的營收衰退。主因之一是進軍高階智慧型手機時,遭高通壟斷3G專利,降價打壓;而來自中國的「後進者」展訊,則逐步蠶食已高度成熟的山寨市場。

瞿宛文○九年發表在美國「政策研究」期刊的一篇論文,便以宏碁為例,質疑一個缺乏研發投入、尖端技術支持的「高科技品牌」,真能永續經營?

結果一語成殲,蘋果造就的電腦業典範轉移,宏碁首當其衝;業績大幅下滑,義大利籍總裁蘭奇因此去職。中國對手聯想,則因近來在新興市場大有斬獲,可望在今年超過宏碁,成為世界第三大電腦品牌。這個國人希望所寄的民族品牌,竟被一個後進的中國品牌超越,叫人情何以堪!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財訊雙週刊》373期;訂閱財訊雙週刊電子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賈老師的真老公 的頭像
    賈老師的真老公

    ChamberPlus System Level Studio

    賈老師的真老公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